中国网特约评论员 郎加泽仁
7月24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会见来华出席第二十五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的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习近平就中欧关系未来发展提出三点主张:一是坚持相互尊重,巩固伙伴关系定位;二是坚持开放合作,妥善处理分歧和摩擦;三是践行多边主义,共同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秩序。
同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与科斯塔、冯德莱恩共同主持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时指出,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合作始终应是中欧关系的主基调。冯德莱恩表示,与中方的会谈坦诚务实。科斯塔强调了推动建立公平、平衡和互利关系的重要性。
会晤期间,中欧双方围绕贸易、地缘政治挑战和气候变化等议题深入交换意见。冯德莱恩和科斯塔表示,贸易问题与乌克兰危机是欧方在中欧关系中的核心关切,也是此次希望与中方领导人重点沟通的关键议题。在贸易问题上,冯德莱恩强调推动中欧贸易关系再平衡的重要性,并期望中欧在产能过剩、贸易逆差、市场准入及出口管制等问题上取得实际进展。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科斯塔表示,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肩负着推动俄乌停火的特殊责任。尽管中欧之间仍需时间妥善处理分歧,但双方在复杂变局中寻求共赢的意愿依然坚定。在坚持多边主义、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经贸关系更加均衡发展以及就地缘政治问题开展对话等方面,双方已达成重要共识。
一是深化气候变化合作。气候行动成为此次会晤的重要成果之一。双方共同发表《中欧领导人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重申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承诺,并将在能源转型、甲烷治理、碳市场建设、绿色技术等领域加强合作。双方承诺在第30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等国际平台上协调立场,推动全球气候治理迈上新台阶。
二是坚定维护多边主义与规则为本的国际秩序。双方一致认为,应共同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强调在全球性挑战面前加强协作、共担责任。双方均承认,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加强沟通、增进信任、深化合作至关重要。
三是推动经贸关系更加平衡互利。欧方表达了对市场准入不平衡、产能过剩、出口限制等长期问题的关切。中方表示重视相关问题,愿加强沟通协调,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双方同意打造“升级版”中欧出口管制对话机制,以保证中欧产供链稳定。
四是就地缘政治问题进行坦诚对话。欧方希望中方运用影响力推动乌克兰危机的和平解决。中方强调应全面客观看待冲突根源和演变,主张通过对话斡旋推动局势缓和。
总体来看,此次峰会展现了中欧双方在坚持多边主义、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双边关系稳定发展方面的共同意愿和坦诚交流,也反映出中欧关系在合作与挑战中不断演进的现实格局。李强表示,中方愿在贸易、投资和绿色技术等领域拓展合作,并通过对话协商妥善解决分歧。冯德莱恩指出,欧中关系本身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欧盟将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对华政策。科斯塔表示,应对气候变化是双方的共同优先事项,构建公平互利的贸易关系应成为双方的共同目标,并强调欧盟将继续致力于深化与中国的双边关系。(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所助理研究员)
编审:高霈宁 蒋新宇 张艳玲